双胞胎女兵,“特3级”×2!
聲明中還寫道:「暴徒(mobs)衝破警方警戒線,強行將137名難民裝上兩輛卡車,並將他們轉移到班達亞齊的另一個地點,此事件讓難民感到震驚和創傷。
安南醫院經身心科主任張俊鴻表示,重大事件如地震、火災、車禍、校園霸凌的倖存者都是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的高危險族群。所以除了PTSD外,也要小心未來發生憂鬱症的可能性。
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而且青少年族群的腦神經系統仍在發育,對於用藥的使用與否,劑量更需謹慎評估。校園喋血割喉,目睹學生恐陷「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醫解析治療對策 延伸閱讀 在校園霸凌之後看見「她」們的復仇劇——談《黑暗榮耀》中的女性主義與厭女 新北國中生遭同學持彈簧刀割頸,醫師:頸動脈出血3到5分鐘內死亡,務必全力壓住傷口,叫救護車 《紐約時報》:疑過量砲擊IS傷腦,美軍中東返國後多人邪門出事、幻聽幻視而自殺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然而,其在不參與回憶的情況下針對與創傷相關的症狀的療效可能取決於許多因素,應該與醫療專業人士充分討論,以確保最合適的治療方法。另外,目前也有新型的儀器例如自律神經檢測(HRV),腦波壓力檢測(SEA)等提供客觀數據參考。
重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rTMS治療效果好嗎? 重複性經顱磁刺激(rTMS),利用電磁感應來刺激大腦的特定區域,特別是針對與壓力和恐懼反應相關的區域,例如背外側前額葉皮質(DLPFC),目前研究顯示出不錯的效果。另外很多PTSD的個案通常也合併有憂鬱症,而rTMS也已經通過FDA在憂鬱症的治療。在這萬物皆漲年代,爸媽最有感就是家庭開銷不斷增加,如何妥善運用每月所得、聰明支出、儲備未來,愈形重要,讓人更能體會「會賺錢不如會存錢」的真諦。
投資專業交給專家來做,至於投資人的工作就是定期檢視自己的投資績效,市場不免波動,波動雖有風險,卻也創造逢低布局、加碼的良機。多元資產基金如何做到「多元、多存、多收益」呢?野村投信多元收益策略就採用了3大策略,來為投資人達到以上的目標: 布局防禦性資產(如債券)獲取收益。但如意算盤可別打太快,國發會另一項統計讓人更心驚膽顫,民國150年台灣人口可能少了547萬人,其中,幼年及青壯年分別減少170萬人及831萬人,老年人口則增加454萬人,也就是台灣未來增加許多老年人,青壯年卻驟減。多元平衡布局 對抗捉摸難定市場 在低利率、低成長年代,偏偏又碰上市場波動大,這對專家都是一大挑戰,更何況忙於家庭和工作的你,還要花時間研究市場和投資標的,若平常沒有接觸金融市場和投資的人,完全是摸黑前進。
少子老年化大趨勢 子孫難求 國家發展委員會用數據證明,台灣人口結構要拉警報─台灣快則兩年後、慢則十年後,台灣人口將不再成長,民國150年人口數約降為1660萬~1930萬人,約為103年之70%~82%。少子化、高齡化,人口結構失衡潛藏社會和經濟危機,愈加凸顯「多子、多孫、多福氣」的前人老智慧。
加上考量投資人的進入障礙,多元資產基金應運而生,成為退休規劃的重點布局之一。野村投信就指出,值此低利率和負利率潛藏風險,市場資金乾坤挪移造成波動,投資很難靠單一資產,必須多元布局、採取多元策略才能掌握住資金輪動的投資契機。配合成長資產(高股息與高收債)增加收益。定存到天老天荒難翻倍 投資才是王道 成家的人,家庭多一位新成員,對父母就是一種甜蜜的負擔,更是人生馬拉松的轉捩點。
野村投信在2014年到2016年連續獲得理柏台灣「混合型團隊投資大獎」,也獲得亞洲資產管理雜誌的最佳新基金公司、創新基金產品和機構法人等多項基金大獎,實力年年獲得市場肯定,是真正多元資產的投資專家。再加上衍生性商品來控管投組波動, 這些都只有透過專業的操作與精確的布局才能達成,而成為核心資產的最佳選擇。青壯年減少,不僅國家生產力受影響,退休年金也有「斷糧」危機,屆時勢必會影響每個人老年退休生活。21世紀的今天,「多子、多孫、多福氣」未必是大家信奉的普世價值,但在投資世界裡,「多元、多存、多收益」卻是對抗低(負)利率、市場動盪的最佳戰略。
偏偏這年頭存錢,1年期定存利率1%左右,若整存整付(即將本金一次存入,到期複利提取本息),存款利息要翻一倍,至少要69年半,也就是說你在30歲存入一筆100萬元定存,若目前全球低利狀況沒有改善,存款利率長期都在1%附近,存款人要到近百歲時,這百萬存利總和才會來到兩百萬以上。選對的專家 不畏波動堅持投資 生活要過,投資要做,有家庭的你,有一筆資金,經理人主動為你管理收益,目標年化收益在7-8%,在低利時代,幫投資人鎖定「收益」。
買股票必須承擔下跌風險,跌停板就是10%損失,買債券,債券收益率不錯,但未必買得到、買得動(債券投資規模一般較大),所以一談到投資,許多人就卡住,最後還是毫無進展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
王信賢分析,美中在2008年是合作居多,現在是對抗居多,若非綠陣營的候選人當選,要在「親美」跟「和中」之間平衡關係,難度非常高。中華經濟研究院台灣東南亞國家協會研究中心主任徐遵慈則指出,這次選舉有3個「回不去」:美中關係回不去、兩岸關係回不去、台商回不去。延伸閱讀 聽聽候選人們說什麼:2024總統副總統政見發表會、電視辯論會,重點時間一次看 國台辦宣布台灣石斑魚解禁,僅7家業者「獲准放行」,學者:選前對台差別待遇會越來越明顯 《路透社》:台灣總統大選前夕,北京藉「媽祖交流」影響投票 中國確實有意圖介入台灣大選,但並不在意介入後的當選者是賴清德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侯友宜則是強調「合乎憲法架構下的九二共識」。淡江大學外交與國際關係學系副教授張五岳指出,中國針對台灣明年總統大選結果,一定會採取截然不同的策略。寇健文指出,美國現任總統拜登(Joe Biden)如當選,美中關係可預期較高,應是延續現在的政策。
未來未必會有「兵凶戰危」的狀況,只要美中這個太平洋的「大兩岸」維持良性溝通的對話,台灣與中國「小兩岸」也是可控的。學者:明年3個重要時間點,值得觀察美中台局勢變化 政大政治系教授寇健文則提醒,如果明年是賴清德當選,賴清德1月13日的當選感言非常重要,北京不會等到520總統就職,會從1月13日就開始觀察台灣新的政治動能。
徐遵慈認為,兩岸要爭取入會談判,恐怕不容有太多樂觀期待。3位政黨候選人,誰較能維持邦交國?誰能爭取美國支持? 台灣大學政治系教授張登及則認為,三位候選人的外交政策沒有太大差異:都要加強與美國、日本、印太盟邦的關係,以及要加強各種經貿組織與架構協議。
張登及分析,侯友宜與柯文哲沒有(台獨)黨綱包袱,在維持邦交國數目與參與國際組織方面,相較賴清德較能延緩與減少台灣在國際舞台被排斥的情況。王信賢進一步分析,2008年中國的領導人是胡錦濤,現在是習近平,這兩位領導人的風格非常不同。
不過張五岳指出,大陸方面還在談中華經濟一體化、還在高舉兩岸共同市場,中共對台經貿政策的基調主軸仍是1991年通過的《中發三號文件》。徐遵慈認為,台灣過去對中國投資佔比,佔全球投資高達7、8成,可能回不去了,未來大概可以維持3成。賴清德從「台灣前途決議文」到延續蔡英文的4個堅持,最重要的是兩岸「互不隸屬」的原則。學者也指出明年3個中美台關係可能產生變化的時間點,值得外界關注。
另外徐遵慈也指出,3黨候選人都認同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協定」(CPTPP),但也要面臨現實。其中強調,「加強兩岸經貿交流,是抑扼台灣走向分離的最有利工具」,「 兩岸經貿交流既要按照經濟規律辦事,更要為祖國統一的政治任務服務」。
Photo Credit: 中央社 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中)。寇健文認為,無論哪一方當選,新政府應儘早確定兩岸關係發展,如此才能從容迎接明年11月5日的美國大選。
王信賢另指出,2008年跟現在相比,台灣內部的政治生態也非常不同。張五岳說,無論選舉結果如何,絕不可能中斷兩岸經貿交流、絕不可能廢除ECFA、絕不可能讓兩岸貿易全面性的脫鉤,因為這「完全不符合北京的需求」。
2024年主辦國加拿大對於同意通過中國申請案有一定阻力,但中國申請案若受到阻撓,也會一併拖累台灣的申請案。但倘若是共和黨的川普(Donald Trump)勝出,不確定性非常高,「對台灣和北京都是」。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Photo Credit: 關鍵評論網 Abby Huang 攝 中華經濟研究院台灣東南亞國家協會研究中心主任徐遵慈。
學者:無論誰當選,兩岸都「回不去」以往關係 政大東亞研究所特聘教授王信賢指出,這次選舉其實不是台灣人自己的選舉,其中涉及美中的競爭格局。如果不是北京預期,對岸一定會對台升高壓力,文攻武嚇與經貿手段並行。
因此非綠陣營的候選人若勝出,兩岸現在緊張態勢可能大幅緩和,但要回到2008年到2016年,特別是2008到2014年3月太陽花學運發生之前的兩岸關係,仍是「不可能的事情」。與會學者皆指出,明年誰當選總統雖對兩岸關係有一定影響,但兩岸仍回不去2008到2016年的榮景。
但張五岳也指出,如果是民進黨的賴清德勝選,未來兩岸不太可能有談判協商的空間,要做的是管控分歧、避免擦槍走火。但如果是柯文哲或侯友宜當選總統,寇健文認為,兩岸關係將會有一個「折衝期」,最晚到520,兩岸未來發展的方向,態勢將會比較明朗。